1、一位画家举办个人画展。一位贵妇人来到展室,站在一幅画前面端详了许久,她说:“我要是能认识这画的作者,那有多好啊! ”
站在一旁的画家走过来说:“夫人,我就是作者。” 贵妇人说:“这幅幅画太妙了!你能否告诉我,给画里这位小姐做裙子的裁缝是谁?”2、编辑:“这部作品读者看了肯定会表示冷淡的。”
作者:“没关系,你们就放在夏天发表吧! ”3、美国作曲家盖什文是个很谦逊的人。他闻名遐迩,可是
他仍然想跟意大利作曲家、《茶花女》的作者威尔第学作曲。他远渡重洋,来到欧洲,去拜访威尔第。威尔第见到盖什文后,虚心地谢绝说:“你已经是第一流的盖什文了,何苦还要成为第二流的威尔第呢?”4、
考古工作者们进入了埃及的金字塔,发现木乃伊旁散落着很多装着食物的瓦罐,因为埃及人认为木乃伊复活后需要这些食物。
但瓦罐上还有好些象形文字,考古工作者们去向文字专家请教。几天后,专家给出了译文:请在公元前100年前食用。5、1 历史老师:“这节课我们学习鸦片战争。在鸦片战争之前,中国对英国的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,所以……”这时A同学打断老师,问道:“老师,什么是‘出超’?”老师顺嘴答道:“‘粗糙’就是‘光滑’的反义词。”
2 历史老师:“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古埃及。首先我问大家一句,我一说到古埃及你们就联想到了什么?”众同学异口同声答:“想到了‘木伊乃’! ” 初一上学期时,我们在语文课上学过一篇课文《美猴王》,选自《西游记》第一回。老师让班上的X同学介绍一下作者吴承恩。X同学照着参考书读:“吴承恩是我国古典名著《西游记》的作者,……(此处省略数百字)吴承恩很喜欢读唐宋志人小说。”X同学介绍完后,老师又让张振继续介绍更多关于吴承恩的知识。张振站起来照书读:“吴承恩是我国古典名著《西游记》的作者……”老师打断他,说:“刚才那个同学说过的你就不要说了。”张振看到书上有一句“吴承恩很喜欢读唐宋志人小说,从中吸取营养”,于是大声说“从中吸取营养! ”全班大笑。 初一上学期,历史与社会课的内容是“我们生活的社会”。当讲到“我国的大好河山”时,老师让我们说一说我国有哪些名山。同学们都能说出黄山、华山、泰山、庐山、峨眉山等,这时张振给我递过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“还有帽山”(帽山是锦州的公墓)。下课后,张振又给我一张纸条,上面画着一些拟人化的山,下面写着一句话:“我们都是营养山”。